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6

资本家与员工—故事一则【原创】

资本家与员工故事一则【编译】

美国有位信用卡公司CEO普莱斯(Dan Price),为给员工大幅加薪竟然自己减薪93%。员工们为了报答老板,偷偷准备了个惊喜送给他!



30岁的普莱斯(Dan Price),是西雅图信用卡处理公司“Gravity Payments”创办人兼行政总裁(CEO),看到通常加薪总赶不上物价上涨,决然宣布将员工最低工资上调至年薪7万美元,比美国的平均薪资还多2万美元。而他把自己的年薪从100万美元降到7万,降幅达93%

GravityPayments”有120位员工,因这项措施,年薪一下子翻番,当时所有员工都以为老板疯了。但普莱斯表示,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看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那报告指出,年薪75000美元是人们达到“幸福”的标准。普莱斯说:“我已经有了豪宅,开着奥迪。我是单身汉,只需要养一条狗。而且我深信,过多的物质只会让生活变得复杂。” 
员工们决定送给老板一个大礼。24岁的艾莉萨(Alyssa ONeal)是活动发起人,她和同事一起凑钱买了老板梦寐以求的Tesla ModelS(特斯拉汽车),还送上签名卡片,“谢谢你一直把团队看得比自己还重”。看到这份昂贵大礼,普莱斯非常感动。
普莱斯在facebook上说:“过去半年……我的员工们一直在省钱,就是为了送一辆我梦想中的车,这是一辆全新、优雅的蓝色特斯拉。我真的受宠若惊,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感谢。

这事发生在201678日。Inc.杂志把普莱斯的照片放在封面,并提问:“这是美国最好的老板吗?”



我想马克思若地下有知肯定想不通,他认为: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

要我说,那得看资本在谁手里。你同意吗?


Monday, December 19, 2016

聊《圣经》正典历程(3)【原创】

聊《圣经》正典历程(3)【原创】

基督教改革习惯上叫宗教改革,由反对赎罪券而引发。这是庄垄断生意,唯教廷有特权贩卖。说白了就是让人用钱赎罪,免除死后在炼狱受苦刑,直接上天堂。根据赎罪等级,赎罪券还有不同价格。贩卖赎罪券成了教廷一项重要经济来源。这一丑行从11世纪到16世纪愈演愈烈。

1517AD,罗马教廷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为由,进行一次特大规模贩卖赎罪券活动,这里面却包藏了买卖神职、权钱交易的丑恶勾当。时任德国马格德堡大主教阿尔布雷希特为要坐上枢机主教席位,借债行贿教宗利奥十世。为此,教廷除了自己贩卖赎罪券,还特许阿尔布雷希特在其所属教区贩卖赎罪券,所得钱财一半用来还债,另一半上缴教廷。1年后阿尔布雷希特如愿以偿。这桩肮脏交易,多年后才被揭露。

当时,神学博士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德国维滕贝格大学当教授,也在当地圣奥斯定修会做修士。他并不知什么内幕,只是对贩卖赎罪券不满。15171031日,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教会门上贴出小字报,列95条论点反赎罪券。主要是说:赎罪券不能保平安;贩卖赎罪券反而助长教会、神父贪腐;得神赦免的唯一途径是悔改。

这篇新教主义小字报后世称“95条论纲”,马丁.路德本意是引起学术辩论,批判腐败行为,弘扬基督真理。没想到这95条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借活字印刷技术迅速传遍欧洲,影响巨大,以致教宗利奥十世不得不出面发布教谕,为赎罪券狡辩: 神会将基督和圣徒有余的功德释放出来减免人在炼狱暂时的刑罚。云云。

马丁.路德并不认同,他认为教宗这样解释在《圣经》里找不到依据,任何释经论述都不能取代《圣经》原文。他把这种思想,升华成以《圣经》为最高准则,否定教宗权威。一旦挣脱权威枷锁,马丁.路德思路大开,写了一系列文章表明他对天主教改革的观点,其中两个观点影响巨大而深远那就是:因信称义和信徒皆祭司。这两个观点都可在《圣经》里找到依据。

因信称义,见于《旧约.创世纪》15:6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新约.罗马书》1:17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这就是说,单凭信就能成为义人,无需禁欲苦修,无需捐助功德,更无需神父恩准。为普通人成为信徒敞开了大门。

信徒皆祭司,见于《新约.启示录》1:6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祂父神的祭司。

它主张信徒人人平等,否定天主教等级制。它主张信徒人人能通过呼求主名直接连于神,否定向神诉求必须经过神父。旧约时代祭司能结婚,既然如此,神职人员也不必独身。

尽管马丁.路德后来受到开除教职、焚毁著作、禁止传教的处分,但宗教改革之势已经无法阻挡。在改革派占上风的地域,废除修道院,毁教堂圣像,烧教宗圣谕,甚至爆发教派间的武装冲突。经近130年争斗,新教(又称更正教,在中国大陆习惯称基督教、耶稣教)从天主教分裂而出。于是《圣经》又出现第三种正典新教《圣经》。新教《圣经》中《旧约》是39篇,取消了天主教认同的7篇次经,与《犹太教圣经》大体一致。《新约》仍然是27篇。

宗教改革并无统一领导,新教初始就有三大派别:信义宗(Lutheran Church),以马丁.路德为创始人,发端于德国;改革宗(Reformed Church),以慈运理和加尔文为创始人,发端于瑞士;圣公宗(Anglican Church),由英国王室所主导,发端于英国。我至今没有查到新教《圣经》何时、何地、何会达成一致,只知现存最早的新教《圣经》是1549AD版。

天主教独大时期,正典《圣经》都是用拉丁文。到新教兴起后,不同教派都有自己的《圣经》译本。马丁.路德就亲自把希伯来文《旧约》和希腊文《新约》翻译成德文《圣经》,还捎带手娶了个还俗修女做老婆。

新教兴起削弱了天主教,一教独大、政教合一体制渐被淘汰。多教共存、政教分离社会取而代之。基督教各派随航海探险、工业革命走出西欧传向世界各地,各派《圣经》随之又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呈百花齐放局面。仅汉语《圣经》就有和合本、思高本、灵修本、启示本、恢复本、文理本、新译本……等十多种版本。其中和合本《圣经》在华人新教徒中影响最大。

1890年(清光绪16年),以美国在华传教士为主,在上海开了一次会,决定合力翻译中文《圣经》。为此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各自负责翻译官话(白话文)、浅文理(浅文言)、深文理(文言文)译本。如今流行的是白话文译本。

白话文译本最初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 Mateer18361908)主持,制定了4条翻译原则:


1.译文必须为全国通用语言,不可用地方土语。
2.行文须简单,在礼拜堂诵读时,各阶层人士都能明白。
3.字句必须忠于原文,同时又不失中文的韵气。
4.暗喻应尽量直译,而非意译。

参加翻译的有美、英传教士16人,加上7位华人信徒辅助。当时已经有北京官话新旧约全书(1878年出版)作为参考。1906年,《新约》译完,1907年出版。1908年狄考文逝世。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富善(Chauncey Goodrich18361925)接任,继续主持翻译《旧约》。1917年,《旧约》译完。1919422日出版官话和合译本。1939年改名国语和合译本。现在简称和合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