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2, 2013

吃转基因食用油【原创】







吃转基因食用油【原创】


 

在加拿大中南部与美国交界的广阔田野上,种植着大片类似油菜的植物,加拿大人给它起名“Canola”。清新的空气,优的水质,高纬度地区夏季长达18小时的日照,使Canola能长到1-1.5米高。当黄色的Canola花成片开放,那迷人的景色往往使路人驻足,流连忘返。但加拿大人种植Canola可不是为了观赏,Canola种子含油量高达44%,是大有潜力的经济作物。

1978年加拿大卫生部批准既健康又廉价的Canola油作为食用油进入市场,加拿大人食用Canola油至今(2013年)已经35年。而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缩写)直到1995年才准许Canola油进入美国市场,只因Canola是转基因作物,Canola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等加拿大人当了17年“白老鼠”,冰球队还照样年年打败美国人,FDA才放心。即便如此,美国人吃Canola油也有18个年头了。如今FDA批准的食用转基因农作物多达40多种,美国人餐桌上超过80%食品含转基因成分。哪有“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食物,专门出口毒害第三世界人民”这回事儿?!

尽管多数老美主张转基因食品应该增加明显的标识,但在没有专门为转基因食品立法前,美国的食品包装上仍然只列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项,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哪个是转基因食品。所以,从我踏上美国领土起,就不知不觉地吃上转基因食品了。
8年前我修《营养学》这门课,那本书里有各种食用油营养成分对照表,我只选用橄榄油和Canola油对照如下(原书没有价格对比,是我加上的):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冒烟温度
价格/
橄榄油
14%
86%
193
$15.61
Canola
7%
91%
204
$3.11
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害,不饱和脂肪酸为人体必需。冒烟温度高炒菜时生成的反式脂肪就少。反式脂肪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看到Canola油不但优于橄榄油,价格还只有后者的1/5,我产生兴趣。
进一步了解,原来Canola前身就是亚洲油菜。我们老祖宗两千多年前就种油菜,食用菜籽油。而印度人更早到4千多年前。加拿大人迟至二战后才开始引种。
1956年,首批菜籽油在加拿大上市,由于有股苦涩味儿,当地人不接受,打不开销路。马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立项,由唐尼(Keith Downey)和斯特凡森(Baldur R. Stefansson)两教授领导的小组着手改良亚洲油菜。他们首先找出苦涩味儿源于菜籽油中的芥子酸和芥子油苷,后来又发现芥子酸对心脏有害,芥子油苷影响消化。经过10多年选育,到1970年代初,他们终于培育出基因改造的低芥子酸和低芥子油苷品种,命名“Rapeseed 00”。到1979年,Rapeseed 00更加成熟并被加拿大卫生部准予食用,从此更名为“Canola”。“Can”取“Canada”前3个字母,“ola”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只是照葫芦画瓢学着类似产品“Mazola”“Ricola”加个同样的尾巴。进入1980年代中期,转基因技术开始应用于继续改良Canola。到1990年代,Canola油中芥子酸含量降到低于2%,芥子油苷低于30微摩尔,Canola油的质量全面超过橄榄油。
我用这些知识建立自信,不听谣,不信邪,坚定不移、自觉自愿地吃Canola油至今。
科技每一步发展都会遇到因循守旧和愚昧无知阻碍。老哥我即便做不了推动力,也绝不做绊脚石。

Thursday, June 20, 2013

我看斯诺登【原创】

我看斯诺登【原创】
这小子在电视上一露面儿,我就看出了3个典型:典型的美国白人样,窄脸庞,皮肤白、薄、糙;典型的美国北方腔,鼻音重,说话带儿化尾韵;典型的美国书呆子,认死理,以为隐私权神圣不可侵犯。
今年5月,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1983-今)以治疗癫痫为由暂时离职。520日,他飞抵香港,入住一家酒店,在此将秘密文档披露给英国《卫报》并接受采访。他要不惜牺牲一切向世人披露真相,他认为摧毁了隐私就摧毁了人类的基本自由,显然是过激反应。我在《看透隐私权》中提到那位秃顶老美,一句“Who care?”就“四两拨千斤”把隐私权的位置摆正了。民主是多数人统治,少数有可能损害公众利益者的隐私不应受保护,特别是当少数人有可能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的时候。
百多年来,各大国间不择手段相互窃取情报早就不是秘密。只不过早期靠破译电报密码,现在能够监视和入侵网络而已。尽管有了更先进的手段,到现在也没放弃利用线人,在这方面可谓古往今来一脉相承。斯诺登至今所披露出的真相,只是让我知道了美国有个获取情报的项目代号叫“棱镜”(PRISM)。一查维基百科,我进一步知道此项目的正式名称是“US-984XN”。这个项目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操纵,监控美国境外目标;我又知道美国还有个DCSNet项目,由美国联邦调查局操纵,监控美国境内的所有电信设备。
美国获取情报的项目不止这两个,其它各国也都有类似的项目。你若有兴趣就看文末的附录吧。
五十步笑百步已经够滑稽,百步笑五十步连逻辑都不通,不但滑稽,而且好赖不知。
斯诺登如果能举报个把线人,尤其是身居要职或有名气的线人,那才算真爆料。可惜他已经预先声明:不以害人为目的,只为披露真相。他还能爆料什么?走着瞧吧!若他真遵守自己的诺言,那就等于在说:“看那,皇帝老儿没穿衣服。”与那些知情却装模作样的人物相比,他就是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小孩儿。而他这次的举动,将使他一生无法过常人的生活。

附录:
部分国家电子情报搜集项目简介
美国
    PRISM:正式名称"US-984XN",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运作的电子监听项目,针对美国境外目标。
    DCSNet: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听项目, 针对美国境内的任何电信设备。
Main Core: 存储着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美国公民的个人和金融信息的数据库。
无界线人: 美国国家安全局掌控,由遍布各国的线人提供电子信息。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金盾工程:中国公安部的网络审查和电话监听项目。已经建立占中国大陆人口96%的个人资料数据库。
GhostNet: 据信是中国政府某部门的一个大规模监听项目,正式名称未知,台头是外国情报部门的暂时代号。

英国
    监听现代化项目: 试图扩张英国政府合法监听的能力, 并在一个中央数据库中存储存储通信数据的项目。

法国
    Frenchelon: 法国外部安全总局运作的情报收集和分析网络。

印度
    NATGRID: 连接印度政府多个部门的数据库的情报网格系统。
Centralized Monitoring System (CMS): 类似美国国家安全局的 PRISM 的数据收集系统。
DRDO NETRA: 使用预定义的过滤规则截取电子邮件, 网络论坛动态, 博客日志, 社交网路, 以及图像。

俄罗斯
    SORM: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监听互联网和电话通信系统

瑞典
    巨人通信数据库: 瑞典国防电信局建立的数据库, 存储了电话服务的通话详请记录和互联网通信内容。

瑞士
    Onyx: 瑞士情报机构联合维护的监听和数据收集系统。

Wednesday, June 19, 2013

看穿隐私权【原创】


看穿隐私权【原创】
想当初我头回在美国银行开户,没过几天就收到一份银行文件,标题是《PRIVATE POLICY》。那会儿我英语水平忒“潮”,查英汉字典才知道是在阐述保护隐私政策。几页英文字母密密麻麻,分成单个儿都认识,攒到一块儿就生分,我磕磕巴巴念了没几行就失去了耐性,只是感叹:“还得说人老美,多尊重个人隐私权啊!”
以后,入汽车保险、去医院看病、申请信誉卡、注册上学等等,都能收到类似信函。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我换了家银行,又接到《PRIVATE POLICY》。学了两年“ESL”(移民免费英语培训),有了点长进,我这回倒要看看它说了些什么。跳过表面套话,拨开美式“八股”的闪烁其辞,摘出不断出现的“privacy”, 直奔“内核”。我第一次明白,那其实是说:他们会和生意伙伴共享我的“隐私”!还说因为我已经和他们签署了协议,所以我已经授权他们这样做!呸!真TM虚伪!我一边心里骂着,一边把信函撕碎,扔进纸篓都不解气,想砸点什么东西,一圈儿下来没有一样儿舍得下手,一屁股坐回原位。
从那天起,只要是《PRIVATE POLICY》,我都不屑一顾,直接扔进纸篓,连“撕”的冲动都没。
我的“隐私”就此在美国被一传十、十传百,垃圾邮件随之不断涌来。没多久,那“隐私”竟走向了世界。一位“英国律师”说某富翁去世,留下巨额遗产无人继承,经查张老哥是他最近的亲属,要我提供账号;一位“驻阿富汗美军士兵”发现了一处藏宝地,价值连城,愿与张老哥分享,要我提供账号;“中国某总署副署长XXX”经过考察,认为张老哥忠实可靠,他要把一笔巨款转到我的账上,自然还是要我提供账号。我本想向中纪委举报XXX,一查那IP地址在马来西亚,才作罢。
对于垃圾email,我可以点击“Spam”删除,只需点两次鼠标,以后yahoo(我的电子邮箱供应商)就会自动把相同地址发来的email送进垃圾箱。可那些“纸信”就只能自己一封封处理了。
GEICO”保险公司经常给我来信,动员我把汽车保险转到它那里,我不拆信封照例直接扔入纸篓。有回“GEICO”寄来一张数百元支票,是替投保人赔我的修车费,也被我当垃圾扔了。过了一年,我忽然想起“GEICO”还欠我一笔钱,打电话一问,说头年就把支票寄给我了,好在有效期已过,那位小姐道歉后说立马就会给我重新寄一张,临了还不忘说句“Have a good day”。那以后,所有的信我都得先拆开,扫一眼再决定如何处理。自打我举家迁到美国,处理账单、信件、报税这类“苦差事”就归了我,太太从不插手。起先,逢邮件太多,我会央求:“太太,这几封信是你的,就不能自己看看?”
“我看不懂!”
“我要有个三长两短,你……”
“我就回中国!”
“我说太太,你也太…太…”
得,还是自己干吧!你说烦不烦人?
最烦人的是垃圾电话,“Mr.Jiang”,老美从来都叫我“僵”,“How are you doing today?”一听这个开头我就头大,硬着头皮支应几句,然后说:“Sorry, Im not interesting。”偶尔听到说中文,也是软塌塌的“国语”,“张---,我们有个优惠计划……”要是个京腔,我还有情绪问候几句,在美国混生活,都挺不容易!可我还从来没接到过,大概北京人没有干这个的吧?久而久之,我们全家都养成了“坏习惯”,不接电话听留言,再决定是否打回去。要是碰上对方也有这习惯,不来回拨个两三通就甭想说上话。你说麻烦不麻烦?
有一天我看电视,老美记者在街头采访,提问:“你是否觉得自己的隐私权非但没得到保护,反而被滥用?”回答者都说“是啊”,但多属无可无奈和,少有义愤填膺。有位胡子拉碴秃顶老美给我印象特深,他撇了下嘴,说这事儿太平常了,“Who care?”(谁还在乎?)说完还一耸肩,一歪头。我忽觉顿悟,什么“隐私权”啊!我的重要“隐私”早被银行、医院、保险公司“共享”出去,我在美国还不是照样工作生活,搬家不用办户口,休假自己定日子,批评总统不会被删贴,评论时事没有“敏感词”,访问YouTube轻松随意,使用gooogle毫无障碍。还耿耿于“隐私权”干什么?
说道这儿,我想起一档子事儿。学护理前我去医院体检,按需要加测听力。医生说我右耳高频听力衰退。我知道音频范围是20HZ20KHZ,所谓高频指10KHZ以上,而语音频率不超过1KHZ,听课不成问题,也就没在意。这个“隐私”被助听器制造商共享了,他们多次给我发请帖,邀我出席他们的讲座,还提供免费午餐,盛情礼貌,毫无勉强。其目的当然是希望我订购助听器了。可我也实在想不出其中有什么不好。
我终于能以平常心态对待这类“侵犯隐私”的行为了。秃顶老美一句“Who care?”简直就是至理名言、醒世恒言!
我不在乎“隐私权”可有人在乎,坚守者大有人在。当初赵紫阳提议公布高官个人资产至今24年,换了三届总书记,仍然毫无进展就是一例。维护他们的“隐私权”就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孰轻孰重明摆着,多“特色”、多“自信”也不管用。

Sunday, June 16, 2013

父亲节的故事【原创】


父亲节的故事【原创】
在中国大陆,虽然父亲节的日子和美国一样,但庆祝的劲头可比不上美国,特别是比不上我所居住的华盛顿州。因为父亲节就起源于华盛顿州斯波坎(Spokane)市,更确切地说,第一次庆祝父亲节是在YMCA教堂,时间是1910619日。倡议者是教徒多德(Sonora Smart Dodd1882-1978)夫人。
多德夫人是长女,下面有5个弟弟。她母亲在生第6个孩子时,因产后大出血而去世。那年多德夫人16岁,她父亲从此终生未续弦,独自养育了6个孩子。多德夫人因此特别敬爱她的父亲。
1910年,当多德夫人在教会第一次听说西弗吉尼亚的贾维斯(Anna Marie Jarvis, 1864-1948)夫人于1907年发起“母亲日”的时候,当即对牧师建议:理当有一个相应的日子表彰父亲对家庭的贡献。她提议当年65日(19106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父亲日”,那天也是她父亲的生日。但牧师觉得太仓促,来不及准备布道内容,就延后到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1910619日,在YMCA教堂以布道形式赞扬父亲对养育子女、支撑家庭的重要作用。
最初10年,“父亲日”仅限于斯波坎及周边地区。随着1920年多德夫人去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没有主推人的“父亲日”稀里糊涂地消失了。
1930年,多德夫人返回斯波坎,再次推动“父亲日”。她向领带、卷烟等男人用品的生产商们宣传“父亲日”能创造商机,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到1938年,在“纽约男装联合会”支持下,成立了“父亲节委员会”,把父亲节推广到了全美国。随着一年一度地宣传,使“父亲节”终于成为了美国人的民俗节日。一进入6月,商业广告就经常拿“父亲节”说事儿。各个大商场纷纷印发“父亲节”商品打折的广告。更有电视广告,引诱人在父亲节拨打某某号码,不但折价,还能得到买一送一优惠。
受这种气氛感染,几年前,我女儿在父亲节那天给我买了架数码相机,$300,买掌上宝摄像机都够了。那是我在父亲节得着的最大实惠。
今天上班的时候有人送来两口袋荔枝,说是庆祝父亲节。和我一起当班的都是女士,仅我一人是父亲,理当由我来分。那几位菲律宾人还是第一次吃荔枝,我让她们先尝尝,就做我的事去了。等我回到休息室一看,只留下5粒。平时我不大喜欢吃荔枝,今天这5粒很宝贵。一剥皮就迸发一股汁液,我赶紧嘬一小口,嗯,真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