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7, 2014

友谊【原创】


友谊【原创】
书桌、黑板、课堂
年少时不觉中自然培养
小径、河边、球场
相伴着随青春一起成长
乡村、军营、厂矿
同学们分向了四面八方
流汗、流泪、流血
历炼中彼此间慢慢淡忘

劲风、凄雨、沧桑
募回首竟然已两鬓染霜
老歌、旧照、故土
怀想起往日那美好时光
思念、期待、盼望
再相逢难抑制兴奋欢畅
话别、祝福、送行
离开时难免有感慨忧伤
但是我相信:
只要投入一颗真心
友谊就会地久天长

Wednesday, May 21, 2014

史【原创】


史【原创】
公元前1700年间,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甲骨文“史”,字形为手擎一“中”,是个动词,表示忠实记录占卜结果。以后金文和篆文都继承了这个字形,但逐渐转化成名词,从表示“记录过去事件者”再过渡到表示“过去事件记录”。记录成册就是“史书”,无论是写在竹简上还是纸上。写是书人古称“太史”、“史官”,近代以来称“史学家”。
“史”字出现3200多年后,前面才加上“历”,首次用《历史大方通鉴》命名史书。“历史”者,“历代史书”是也。那时已经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不过以后直到清朝光绪帝前,“历史”一词并未流行。倒是日本人把这个词学过去,不仅见诸于学术,还把中、小学相关课程统统改名“历史”。也是日本人,把英文“history”翻译成“历史”,中国人接受这一翻译至今。光绪28年(1903年),清廷重订学堂章程,学日本,改原有“史学”、“舆地”为“历史”、“地理”。“历史”一词从此流行开来。
如今习惯称“史学家”为“历史学家”。古代史官主管记录事件,近代历史学家更侧重整理、研究史料;古代史官属于官方身份,近代历史学家更侧重学术身份。
到了现代中国,上述历史学家寥寥无几,近乎名存实亡,史官却名亡实存。那些吃皇粮,著书立说听命于“上头”者,那些审定历史书者,甚至那些把着档案柜钥匙者都实为“史官”,甭管他们都挂什么头衔。
李世民他老人家1360来年前就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个“鉴”是一块平面镜,能正确形成影像。要是刻意凹凸,就会面目全非成哈哈镜了。哈哈镜般的“历史”尽管可以变瘦为胖,变短为长,毕竟不是真相,只能归到“伪史”、“秽史”之列。自我感觉良好不管用,误导“知兴替”会遭实害。
再看前头那一溜“史”字,历经3700余年,“中”总在当头,“中”者“正”也。下方“手”被“”取代,”者“贤”也。“史”需要贤者公正地记述。信息化时代,史料为少数统治者掌控已经不可能。民载史超越官修史,大势已定。我相信,贤者生在民间,真史出自民间。

Wednesday, May 14, 2014

一切都会不会过去【原创】


一切都会不会过去【原创】
俩铭文: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一切都会过去”。
2.契诃夫小说人物在戒指上刻“一切都不会过去。”
拙合,2010-2011江苏参加全国作文赛初中组和2011上海高考作文都以这俩铭文做题引。历史上确有犹太王大卫,在公元前1010年—前970年做过40年以色列国王。我想,作过此文的那些年轻学子多会信大卫戒指铭文为真。网上还有人急求戒指图片和希伯来铭文,那劲头就好像看到了商机,迫不及待要出复制品。
其实,俩铭文都是契诃夫杜撰,而且写于同一中篇小说《我的一生》(1896年发表)。小说人物玛霞给“我”写信提到:“大卫王有一枚戒指,上面刻着几个字:‘一切都会过去’”。“我”说:“要是我有心给自己定做一个戒指,我就会选这样一句话刻在我的戒指上:‘任何事情都不会过去’。”
契科夫毕竟是俄罗斯人,而大卫是犹太人。在犹太教中大卫是个重要人物,犹太教圣经(既《旧约》)中有多处记载大卫,但没有一处提到过他的戒指。《旧约》里数次提到所罗门的戒指,但是没有说过上面有何铭文。所罗门是大卫的儿子,在大卫之后也做过40年以色列国王。于是犹太人传说,所罗门那枚戒指上刻有下列字符:
从右向左念,转译成中文就是“一切都会过去”。我想,犹太人不把这铭文按在大卫头上,在他们属于常识,因为按在所罗门头上比较合理。我们没这种常识,无论说大卫、雅各、摩西甚至拿破仑都会有人信。我现编,说唐僧禅杖上刻有经文“色不异空”,中国人会认为编得合理。要是跟犹太人胡侃,说刻在猪八戒钉耙上他也会信。
总之,不管大卫还是所罗门,那戒指铭文都是传说。依据老美的研究成果,这句铭文出自12世纪末,波斯苏菲派穆斯林诗人阿布.哈米德(Abu Hamid bin Abu Bakr Ibrahim1145-1221)在一个寓言诗中讲述:有位威武的君主,命使臣们给他造一个指环,要求这指环在他悲伤时能带来欣喜。使臣按先贤指点,给国王做了一个指环,造型十分简朴,上刻‘一切都会过去’,果然灵验。
1859930日,林肯在演说中改造了这个寓言:古代有位东方君主,令身边智者造一句箴言,要求这句箴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正确无误。智者答道:‘一切都会过去’。
在时间坐标系,“一切都会过去”是客观事实,“一切都不会过去”属于主观愿望。
人类的记忆有选择性和目的性,而并非“一切”。人们总是会关注、探讨“过去”的重大事件,人们的理性认识也总是产生在那事件已经“过去”后。但何为“重大”常常与目的有关。为民者以苍生为重,为国者以社稷为重,两者经常对立,并不统一。
为民者会聚焦致人非正常死亡事件,查真相,明是非,求公正,使百姓得以趋利避害;同一事件,如果使为国者感到威胁社稷,他就会封消息,造谎言,避重就轻,使政权得以趋利避害。近代以来,这类事件“虚无”化屡见不鲜,以致有使命感的史学家认为:这段历史不得不重写。
一切都会过去,但不都会白白过去。

Wednesday, May 7, 2014

老牛仔邦迪一案【原创】


老牛仔邦迪一案【原创】
老牛仔邦迪(Cliven Bundy1947-今)家住内华达州克拉克郡邦克维尔,这是个只有1,300来人的小镇,紧邻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小镇于1877年为摩门教先驱爱德华.邦克所建。1948年,邦迪随摩门教家族迁居至此。如今他拥有160英亩(971亩)农场,14个儿女,50个孙辈孩子,900多头牛,可谓人畜两旺。这位老牛仔其实是个农场主,按中国习惯说法就是个大地主。
邦迪农场临近一块草场名叫“金山丘”,他的900多头牛就常年放牧在那里。但金山丘草场属于联邦政府,归土地管理局(下简称BLM)经营,邦迪在这里放牧需要办理年度许可证并按牛数缴纳牧草费。邦迪从1993年起就不再换证,并拒绝交费。BLM多次把邦迪告到联邦地方法院,有句歇后语“孔老二搬家—全是输(书)”,就是给邦迪打官司预备的。1998年,联邦地方法院曾判邦迪永远不许使用金山丘草场,若再非法进入,每天每头牛罚款$200。这位“红脖子”老牛仔非但毫不理会,甚至还扩大放牧范围。非但不交罚款,连法院的庭审费用也一概不理。到2014年,邦迪拖欠罚款额已经超过100万美元。邦迪就一条“理由”:这块草场属于内华达州,你BLM管不着!
20143-4月间,BLM派直升机巡查,有908头邦迪的牛在金山丘草场里非法放牧。BLM在其网站上造舆论:内华达州南部某地,在公共草场非法放牧已经有20年了。这对成千守法牧民来说不公平。作为最后手段,我们将围捕非法侵入公共草场的牛群。
邦迪也没闲着,3月底他向郡、州、联邦政府数位官员发信呼吁“局部战争紧急保护”。眼看着事态要闹大,媒体岂能放过这等新闻!老邦迪借着媒体采访,向公众发出公民主权运动号召。“誓言守护者”、“白山民兵”、“禁卫军”3个民兵组织立即响应,手拿各种武器的民兵4月初就开始从亚利桑那州、犹他州等地向邦克维尔聚集。
45-9日,BLM派警员用直升机和骑马驱赶,围捕了400多头牛。老邦迪的脖子真红了,10日,他带着亲属和众多抗议者围住警员们的车队,不让BLM的人把牛带走。
对峙中,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邦迪的妹妹被一个警员推倒在地,数位抗议者遭到Taser电击,一位警员还带来警犬上阵。
来声援的民兵一看,怎么着?!抢牛还打人?!立马占领公路桥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枪口对准了BLM 的警员。这一阵势被媒体夸大为“邦克维尔战斗”。
12日,在BLM宣布推迟围捕行动后,邦迪仍然鼓动民兵封锁了金山丘草场出口,并阻断交通要道-15号高速路-2小时。
邦迪的行为受到内华达州共和党议员保罗和海勒以及亚利桑那州前州长马克等人的支持。共和党把持的FOX电视脱口秀主持人汗尼提调侃奥巴马政府:邦迪的牛为政府的草地剪草有功,哪有不给钱还罚钱的道理!
经内华达州长和克拉克郡长调节,BLM考虑到雇员安全,避免流血,归还了被围捕的牛,并撤出了邦克维尔。“邦克维尔战斗”没放一枪就结束了。
聚集在邦克维尔的抗议者和民兵欢呼他们的胜利,把老牛仔邦迪捧为“民权英雄”。老邦迪忘乎所以,对着媒体大放厥词,说黑人堕胎,年轻人进监狱,吃政府救济,还不如当奴隶去摘棉花。说墨西哥人不干活,不交税,家庭结构远不如白人。在美国,一个政治人物最容易被搞臭就是宣扬种族歧视,即便说的是事实,这样说也会冒被黑人、墨西哥人打击的风险。邦迪这些昏话一出口,那些支持过他的议员、主持人等立刻和他划清界限,要他欠债还钱。抗议者、民兵也有些人因此离去。但仍有上百民兵守卫在邦迪家周围,并声称:只有邦迪让他们走他们才会撤。
民主党议员借此反讽:邦迪是个种族主义者,绝非什么民权英雄。并提议强制那些民兵打道回府。BLM也就此声明:此事没完,我们会严肃而公正地依法处理。
我当然不会认为老邦迪是英雄。我看重这个尚未结束的事件,因为它是又一堂生动的民主法制课。

Sunday, May 4, 2014

延迟退休【原创】


延迟退休【原创】
我的国内中学老同学们早就退休了,女同学退得早,至今已经有13-14年,男同学晚5年,也有8-9年。大学同学年龄参差不齐,大部分退了,少数还没到退休年龄。我原先工作单位有6位同事因健康原因,不到岁数就提前退了。只有我,已经超龄却还在美国打工。
10多年前,我刚到美国时,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不分男女。以后逐年延迟数月,直到二战后婴儿潮这拨退休年龄都延迟至67岁。
美国养老由社会保障体系承担,始于1935年。退休年龄逐渐延迟经济原因就是入不敷出。联邦社安局预测,如果养老储金比率不变,到2033年,养老金领取者只能拿到77%。现今养老储金比率约6%(养老储金额=个人收入X6%),雇主再为雇员缴纳相同数额。每次发工资的时候就扣除,直接上缴给联邦社安局。这个比率以后会提高,以补充亏空。退休年龄延迟不仅是减少社保基金压力,随着人均寿命增加,也是理所当然、大势所趋。
美国养老金算法统一,没有什么“双轨制”。说来很简单,退休前个人收入逐年累计除以35,再除以12,就是退休后每月得到的养老金数。其中有两条杠,以2014年标准(每年都不一样)最高不超过$2,642。最低没有限制,但有个最低生活费标准,大约每月$650(我没查准),如果养老金月收入低于此数,银行储蓄又低于$2,500,申请社会救济后,在养老金发放时补足$650
美国退休年龄没有强制性,提前退休就意味着只能领取低于100%的养老金。比尔.盖茨就提前退休,以他的收入,比例再小也能领到最高额度($2,642),他还可以照样挣大钱;到点儿退休就能拿100%,但这并不影响退休者照常上班挣原来的工资,只要老板愿意继续雇用;我选择照常上班,延迟到70岁再退。延迟3年,每年养老金可以额外增加8%,过70就不在增了。到那时,也就是明年,这养老金就不拿白不拿了。至于是否接着打工,到时候再说吧!我们疗养院有6位年过70的员工仍然在干全职工作。以我上乘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要想接着干,应该不成问题。沃森比我大3岁,退休后自驾游了1整年。玩儿够了,又返回来上班,干腻味了,再改上半班儿,多自在,多滋润!
想到这儿,我就不羡慕那些老同学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