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尧的母亲受孕于一条赤龙, 怀胎十四个月,生尧于丹陵(今伊祈山,在河北顺平县),作为尧的后人,我们就都成了龙的传人。这当然有违于现代科学,但在华人世界里,龙确能增加血脉的认同感。话题就从“龙”字的演化开始吧。
公元前1700来年的一天,我们的N 世老祖用硬玉做的工具在甲骨上刻出一个图形,三千多年后被甲骨文专家解读为“龙”字。可我怎么看,这个甲骨文都像人面蛇身的女蜗,躬身弯曲着双臂,还挺健美地展示胸肌呢!N祖不懂健美,只觉得费了不少劲儿刻的这个符号有点儿左倾,可也没法儿改,只好这么着了。与N祖同时代的不少人也在甲骨上刻“龙”字,构图都简单,但图形不同。那时候的商汤整天泡在酒池肉林里,根本没空抓统一“龙”字的事儿。
一晃过了600年, 周朝的老祖们会把字铸在青铜器上了,那些字后来被叫做金文(或铭文)。当时的铸模材料是土,在泥上划拉字比在甲骨上要省劲儿多了,没划好可以重来,铸件出模后又能打磨,字形就比甲骨文细致匀称,也显出繁化趋势。金文比甲骨文更费时费力,还费钱,绝非百姓能用。
到始皇赢政灭了6国,他把原来自家用的大篆规范成小篆。我想这大小篆应是后来人取的名称,赢政令天下“书同文”没说“书同篆”。那时候早就有了笔,秦老祖们把篆字画在竹简上比原先省时、省力、省钱,就玩儿起了花活,把“龙”字画成了拐子牵个瘸骆驼。这是我瞎猜,有的专家说那是条扬子鳄。也有的专家根据《说文解字》说:马高超过8尺就被称为龙,现在人们看到龙的那个大长脸其实就是马面。按这个说法,篆体“龙”字的右边也没准儿是匹三腿马。
秦朝管文书叫隶卒,他们对赢政的把戏不感冒,您老人家一句话,我们可得成天画,曲里拐弯眼发花。他们就尽量化曲为直,分出横、竖、撇、点、折等基本笔划,从那时候起,汉字就进入“写”的时代。有时候隶卒们为方便还会去掉些笔划,你看那隶书“龙”就比篆体左右各少一笔。不知赢政对此不尊是否恼火,反正没听说因此凌迟了谁。到西汉刘家掌权那会儿,隶书为官方正式采用。
草书在西汉末年就有了,它简化了隶书,写的时候笔笔相连,但字字独立,不难辨认,东汉初为章帝刘炟(刘秀的孙子)准用于奏折,故称章草。后来的今草,继续简化章草,每字仅一两笔勾出个大概其,还字字相连,弄得别人看不懂,只能自己打草稿用了。再后来的狂草,龙飞凤舞,随意挥洒,变成书法艺术,脱离了字的原来功用,也出了本文的圈儿。有人认为,草书之所以在东汉大行其道得益于刘炟,可当时朝廷出告示,史官修史,还都是用隶书。我推测,草书和打仗有关。军情紧急,容不得一笔一划地写,自然用草书最迅捷。而东汉从光武帝刘秀登基倒桓帝刘志驾崩,在西部边界与羌人打了140多年的仗。备不住刘炟一着急说:“有什么情况尽快报来,不拘字体,能让我看明白就得。”其实他也许并非格外喜欢草书。
楷书始于东汉,流行于魏晋。本文附图中楷书“龙”字去掉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也比隶书紧凑,体现了楷书对隶书的改进。由此,楷书就成为中国字的楷模。可见汉朝对中国字的贡献有多大,要不怎么叫汉字呢。
规范的楷书手写起来比较费劲,又过了300来年,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的字体—行书在唐代流行起来,主要用于民间书信往来,非常实用。王羲之用行书写了篇《兰亭序》,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他让臣下临摹多份,而原件竟成了他的随葬品,至今也没被发掘出来。这说明行书不但实用,写好了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找到的那一溜“龙”字里也就属行书最美。
随着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一种印刷字体—宋体产生了。宋体字衡平竖直,笔道均匀,大小一致,直到今天也是印刷书籍报刊的主要字体。本文用的就是宋体字,就没必要单列宋体“龙”字了。大家天天看宋体字,但仅极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为了制作字模,才会细致地画宋体字,而且是反字。尽管许多专家都说:“楷书是公认的正体汉字。”我还是认为,正体汉字当属宋体。看书的多,写书的少;即便写书,也还是看的多,写的少;就是写,又有几人用楷书呢?
从上世纪初,各种硬笔逐渐取代了毛笔,楷书也随着升格为书法艺术,绝少有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用来行文、记事。后来硬笔也演化出种种美术体,都是在画字。所谓手写体只有“手写”的意思,而“体”则千变万化,因人而异。那是数亿人读、写汉字的时代,绝非几种字体能涵盖;那也是简体字在中国大陆推行的时代,其摧枯拉朽之势,不是局外人能体验的。要说简体“龙”不如繁体行楷好看,我认可。但“龙”比“龍”更好认,“好看”似乎没有“好认”重要。再回头看一遍那一溜“龙”字,我感觉“龙”还比“龍”还更具汉字祖宗的传承。
现如今到了打字的时代,手写字主要用户是学生和老人,其他人偶尔签个名什么的会才动笔。我小时候看过许多科幻小说,没见哪个高人预料到50多年后,汉字也从“写”变成了“打”。再过50年,当语音识别技术过关,人们就不但说话,还能“说字”了。要让我对着电脑说出一篇文章,还真别扭,是不是还得说“逗号、句号、换行”什么的?不说平常话,只说书面语也不习惯呀!那还像说话吗?好在我大概也看不到那一天了,让我们后代“说”几篇关于“龙”字的文章给他们的后代看吧!
张雍 成稿于 2010年1月6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