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后,中文的人名、地名翻译成英文就以汉语拼音为准了。尽管美国人读不准,至少在书写上达到了一致。
汉译美国人名、地名可从来没形成规矩,音译、意译、半音半意译(似译)、非音非意译(胡译)同时并存。
“美国”两字就属于胡译。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广东肇庆绘制了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给美洲大陆译音为“亚墨利加”,那时候美国还没有独立。从那时直到清乾隆年间,“亚墨利加”一直是America的汉译标准名。
清乾隆40年,美国独立,中国民间开始有人把America音译“爱米瑞肯”,而后简称“米国”。因此,有人望文生义,说米国的米粒有三尺长,人家扯布不用尺,拿米量。官方一直到咸丰年间才改称“大亚美理驾合众国”。到光绪年间简化成“大美国” ,与“大清国”对应。这期间前后,民间也使用“亚美利加”、“ 美利坚” 之类的称谓。
1911年“大清国”亡,“大美国”就变成了与“中国”对应的“美国”。也许说,“美国”两字起于音译,止于胡译更准确一些。
意译的美国地名不太多,像“凤凰城”( Phoenix)、“水牛城”( Buffalo),经常在美国的中文报纸上出现,但大陆官方好像分别译音为“菲尼克斯”和“布法罗”。
似译的有“新墨西哥”(New Mexico)、“新泽西”(New Jersey)等州名,只把New意译成“新”,后面就转成音译了。不知为什么,到New York这儿,没似译成“新约克”反而音译成了“纽约”。
汉译大多数美国人名、地名还是音译,问题是音不准。Seattle最接近的读音是“死一丫头”,译的雅一点“斯雅图”也比“西雅图”准;Rainier最接近的读音是“软逆儿”,译成“阮尼尔”也比“雷尼尔”准。
地名有相对的稳定性,音不准问题还小一些。人名没译准,问题就大了。Truman译成“杜鲁门”,Acheson译成“艾奇逊”, Rusk译成“腊斯克”,这三个人物在中国大陆1950年代的报纸上经常出现,近50年几乎消声觅迹。有些现在的年轻人再翻译时,就译成了“楚曼”、“哈奇森”、“鲁斯克”。音准是强多了,可像我女儿这一代人读起来,就会弄混,以为说得是不同的人。再过50年、几百年还不混成浆糊一锅?
我想,随着英文在中国的逐渐普及,美国(以及所有英语国家)人名、地名早晚得直接用原名,不用汉译。作为过渡,可以在音译名后面加括弧标注原名,艾奇逊(Dean Gooderham Acheson),哈奇森(Dean Gooderham Acheson),麻烦了点儿,但能避免搅浆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