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上世纪50 年代朝鲜战争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起也三八,止也三八”。“三八”当然是指北纬38 度线(图中标38th Parallel 的黑虚线)在朝鲜半岛的那一段,但“三八”在南方也是句骂人的活,“粗俗无理”的意思,用在这里调侃那场战争的结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简直是胡闹。
三八线是美国人提出来的。1945 年8 月10 日深夜,美国国务院- 陆军部- 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会议,讨论受降日军问题。助理国务卿艾奇逊(Dean Gooderham Acheson )提出美军应先于苏军赶到朝鲜北部地区,陆军参谋腊斯克(David Dean Rusk )上校认为,由于兵力、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军很难办到。陆军部助理部长麦克洛伊(John Jay McCloy )便请腊斯克和博尼斯蒂尔(Charles Bonisteel )上校到第三休息室去,要他们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三八线。
8 月14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 )批准以三八线划界的建议,并于15 日电告斯大林,通报受降日军“一号受降令” ( General Order no. One ,又译“总命令第一号”或“一般命令第一号”),内容包括以三八线为界,确定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斯大林16 日复电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
1945 年9 月2 日,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公布了“一号受降令”,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从此,三八线就成了朝鲜南北双方的临时边界线。
说朝鲜战争起于三八线没错,止于三八线就不准确了。朝鲜战争止于停火线(Armistice Demarcation Line ,图中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红虚线),不过那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宽4 公里,长约222 公里的狭长地带,是交战双方谁都不许进入的缓冲区,如今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那些动物们哪里知道,这个乐园是用数百万条人命换来的。
在志愿军占领了汉城并推进到37 度线的形势下,1951 年1 月13 日,联合国接受了印度等13 国的提案,希望韩战双方立即停战,进而谈判。13 国提案对中国有利,使白宫感到进退两难。正如艾奇逊(时任国务卿)回忆:当时,同意这个提案,将“失去朝鲜人的信任,并引起国会和舆论界的愤怒”;不同意则会“失去我们在联合国中的多数支持”。因“热切地希望并相信,中国人会拒绝这个提案”,白宫最终决定同意这个提案。
17 日, 周恩来接见印度大使潘尼迦( Kavalam Madhava Panikkar )。潘尼迦在谈到 13 国提案时 说:“据印度政府的了解,美国政府之所以同意这个提案,是因为它预料中国政府会拒绝这个提案。”周恩来对美国人怎么想不感兴趣,针对“先停火,后谈判”的提案,他提出“先谈判,后停火”的反建议,并坚持谈判地点应在中国 。18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拒绝13 国提案的声明,正中白宫的下怀。
周恩来的这种态度实际上是代表毛泽东。1951 年1 月19 日,毛泽东批示:“我军必须按照新的情况进行各项准备,采取新的战术,以求解放全朝鲜。”一个多月前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9 兵团减员4 万8 千多的损失,不足以抑制这位诗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也许他还沉浸在打退了美国兵的欣喜中。毛泽东显然看错了形势,如果他能接受13 国提案,杜鲁门就被动了。美国只好先停火,后谈判。以当时志愿军已经打到37 度线的有利地位,停火线怎么说也会在三八线南边。假设终究不是历史,以后的事实证明,1951 年1 月17 日的那次机会失不再来。
1951 年1 月25 日,联合国军队发起“霹雳行动”,在200 公里的宽大正面全线反攻。这完全出乎彭德怀的预料,志愿军在没补充兵员,没来得及休整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防御。
26 日,毛泽东否决了彭德怀要求部队后撤、休整的正确提议,反而命令“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其目的是消灭二至三万美军和伪军及占领大田-安东一线以北的地区”。
打到月底,彭德怀已经预感败势,31 日电告毛泽东:“第三次战役带有若干勉强性(疲劳),此次战役则带有更大的勉强性,如主力出击受阻,朝鲜战局有暂时陷入被动的可能。”语气十分委婉。果然,一周后,联合国军突破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两道防线,并于2 月10 日重新占领仁川。
2 月11 日,情况出现转机,东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邓华直接指挥下发动横城反击战,歼灭联合国军1 万2 千余人(含美军1 个营),俘虏7 千8 百余人。邓华脑瓜子一热,马不停蹄,急匆匆调了五个师转过头去围攻砥平里,叫他们谁先到谁先打。
驻守砥平里的只有美军1 个团(含一个法国营),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接到的命令却是“死守”,他们凭借的是充分的准备和绝对优势的火力。
战斗从2 月13 日晚10 点打响,人海和火海的较量一直持续到15 日。面对部下的巨大伤亡,当第40 军军长温玉成接到要他统一指挥对砥平里的攻击,并要求他“16 日务必拿下砥平里”的命令时,积蓄已久的不满爆发了。他打电话明确地向邓华表示:砥平里的战斗,是没有协同的一场乱仗,是以我之短对敌之长的一场打不赢的仗,必须立即停止!邓华赶紧请示彭德怀,由彭老总拍板“撤”。军长临阵抗命在中共军史上极为罕见。
2 月17 日,志愿军撤出砥平里战场的第二天,彭德怀即决定:全线立即进入机动防御,向三八线撤退。在联合国军打击下,志愿军全线被迫後退了100 多公里,撤回到了三八线以北。
2 月21 日,心急如焚的彭德怀飞回北京,直奔中南海,听说毛泽东住在玉泉山别墅,他匆匆赶去。警卫说:“主席正在休息。”彭德怀已顾不上礼仪,他推开警卫,闯進寝室,把毛泽东叫醒,向毛泽东讲述朝鲜局势如何严重。毛泽东听后说:“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於求成。”
毛泽东这时候只认识到:不可能速胜。1951 年3 月1 日,他电告斯大林 “在过去四个战役中,中国志愿军战斗的和非战斗的伤亡及减员已超过十万人,正将补充老兵新兵十二万人;今明两年准备再有伤亡三十万人,再补充三十万人。”“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他还要不计伤亡,不惜老本地打下去。
杜鲁门不想打了,1951 年3 月20 日,他发表声明:联合国军欲击退北韩及中共回三八线的主要任务已经达到。“联合国关于韩国统一和建立自由政府的目标应该而且可能用不流更多血予以实现。为解决朝鲜停战及有关主要问题,特呼吁中共进行谈判。”他的呼吁自然不会得到毛泽东的正面响应,相反,毛泽东正在策划第五次战役。
杜鲁门不能容忍麦克阿瑟公开主张扩大战事到中国的言论,于1951 年4 月11 日,撤了麦克阿瑟的职,由李奇微( Matthew Bunker Ridgway )接任。李奇微的职位由范弗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 接任。11 天后,志愿军的第五战役就打响了。
战役从1951 年4 月22 日到6 月10 日,打了1 个多月。第二进攻阶段从1951 年5 月16 日18 时开始,彭德怀集中3 个兵团共11 个军加上朝鲜人民军4 个军团的兵力,首先从主要是韩国军队驻防的东线突破。
防守春川右侧高地的韩5 师和7 师在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下土崩瓦解,在一片混乱中仓卒撤退;防守东海岸的韩1 军刚一接触就坐上汽车迅速后撤了大约56 公里。此后和志愿军周旋的,主要是美军。李奇微回忆:“韩国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国士兵坏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国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韩国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韩国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志愿军则利用熟悉的运动战术,大胆向纵深穿插,到21 日,3 兵团12 军打到37 度线,其31 师91 团长驱150 公里,已经打到37 度线以南的 珍富里 。
仗打到这会儿, 在前线上作战的韩国军队只剩了一个军。而在李奇微看来,美军反攻的时刻到了。这个家伙的脑子比麦克阿瑟好使,在帐篷里看作战记录就看出了志愿军的短处 — 发动攻击超不过一周,他还给起了个名字“礼拜攻势”。那时候志愿军的后勤非常落后,战士们上前线,干粮、弹药都靠自己带,若得不到补充,顶多能坚持一周。于是,李奇微就运用了这样的战术:你夜里来攻,我凭火力优势固守;你白天休战,我派飞机轰炸你的掩蔽地和补给线;耗上 7 天,你弹尽粮绝了,我乘机反攻;你想撤退,我靠机械化追着打。还起了个名字“磁性战术”。
彭德怀21 日既电告3 个兵团司令,停止进攻,“北移休整”,注意防止像第四战役那样撤退中被美军追着打,但为时已晚。第四战役时,彭德怀直接指挥到军,这次只指挥到兵团,由他们各自组织撤退。除9 兵团外,3 兵团和19 兵团都是新近从国内调来的,指战员们接受的都是“美帝野心狼、纸老虎”的教育,满脑子“要成建制地歼灭几个师的美军。”、“美国兵最怕死,冲上去就能立个国际功!”。最典型的是3 兵团代司令王近山,他说:“他们有多少兵?加上李承晚的伪军,还抵不上咱的一个军区,不够咱一个淮海战役打的!我看把美国鬼子赶下海不成问题。朝鲜多大个地方?在三八线上尿泡尿就能滋到釜山去!”战士们听了捧腹大笑。
彭德怀不放心,22 日又电:“在我军北移休整时,敌军会尾随我军北进是肯定的。”但在那种“得胜回师”的气氛中,他的这封电报能得到多大的程度的重视,可想而知。
1951 年5 月23 日晨,志愿军发动攻击7 天后,美军以4 个军共13 个机械化师的兵力按李奇微的预定部署反扑上来。直接指挥的范弗里特居然吸收了中国军队“迅猛穿插”、“切断后路”、“迂回包围”的战术特点,令每个师都以坦克为主组成各自的突击队,沿公路向志愿军纵深猛插。其中最著名的“纽曼尖兵”,仅由两辆M -4 坦克和两辆A -3 坦克,加上两辆吉普车和两辆卡车,30 几名的士兵组成,指挥官是坦克营的副营长纽曼少校。他们24 日中午出发,沿公路以每小时32 公里的速度,在庞大的志愿军部队中边打边火速直插,竟打到志愿军5 月16 日发动攻击的出发地-- 昭阳江。那是彭德怀命令“北移”的底线。
一个小时后,坦克突击队的主力到达。纽曼立即渡过了昭阳江,在江北岸占领了渡口。美军的这支小规模坦克突击支队,三个小时之内在中国军队的腰腹部穿插,渡过了重要的天然屏障昭阳江。这显露出中国军队在撤退掩护中的疏漏和间隙是多么地大。更重要的是,“纽曼尖兵”突破的是中国军队最需要重点防范的地段,在这个地段让美军轻易地沿着洪川至磷蹄的公路斜插进来,等于在东线撤退的志愿军腰部斜插进了一刀。
在被分割、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虽然多数部队能成建制带回,但损失惨重。有一支部队就会不来了。1951 年5 月25 日,志愿军3 兵团60 军180 师被阻隔于芝岩里以南地区。26 日18 时30 分,师长郑其贵率余部4 千多人开始向北突击,第二天 拂晓,打到鹰峰山下,只剩下不到 2 千人。鹰峰山本在志愿军控制之下,但就在当日失守,被美军占领。打到第三天, 师部电台被炸毁,部队已被打散,郑其贵只好命令烧密码,分散突围。结果全军覆没,逃回来的不足5 百人。事后统计,负伤、阵亡和下落不明者7 ,664 人,约5 千多人被俘。
也是26 日,毛泽东的豪情降温,在电报中要求彭德怀:“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仍在坚持他的“人海战术”。
还是26 日,美军全线越过三八线。在美军疯狂的反击中,范弗里特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这些弹药把美军所有的必经之地统统变成了焦土。美军飞行员们从空中看那些地方,“不可能再有什么生物存在了”。美国的一些议员非但没夸范弗里特,反而让他接受国会质询,嫌他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金日成眼看美国空军把北朝鲜炸成废墟,将来的地盘可能比当初的还小,他急於结束战争。1951 年6 月3 日,他秘密到中国,建议毛泽东同意停战谈判。
180 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使毛泽东彻夜不眠,他终于不反对临时停火。从1 月25 日联合国军队发起“霹雳行动”起,毛泽东策划的两次越打越大的战役均以失败告终。洪学智回忆:“四、五两次战役期间,是我志愿军后勤最困难,最艰苦,最复杂的时期,也是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忍饥挨饿最多,人员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我还没有找到这两次战役志愿军的伤亡数字。我只知道,在第五次战役的撤退中,王近山的3 兵团受损最重,全兵团遗弃重伤员6 千余人,连同其它失踪人数一起,共失踪1 万6 千余人(含180 师的7 千多人)。
在这种不利形势下,斯大林指使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于6 月23 日紧急建议停火,提出首先使交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明显地偏袒中朝方。
毛泽东当然正面响应,25 日通过《人民日报 》社论表示“ 我们中国人民完全赞同这个建议” ;几乎同时,杜鲁门在演说中表示:美国“ 愿意参加朝鲜半岛和平解决的谈判” 。 奉杜鲁门之命,李奇微6 月30 日通过广播通知中方:“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一个停止在朝鲜半岛的敌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的停战协议,并愿适当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我在贵方对本通知答复以后,将派出我方代表并提出一会议的日期,以便与责方代表会晤。我提议此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第二天,彭德怀和金日成便答复李奇微:“你在6 月30 日关于和平谈判的声明收到了。我们受权向你声明,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和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代表准备于1951 年7 月10 日至15 日和你的代表会晤。”
1951 年7 月10 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谈判在开城来凤庄举行。谈判之初,令人棘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来划分停火线。中方坚持以三八线为界,而美国人则主张按实际军事控制线建立缓冲区。第一轮谈判失败。
接下来从8 月份到10 月中,美军不断进攻,节节北进。
1951 年10 月25 日,在各方联络官间协商两周后,停战谈判重新恢复并按美方的建议在板门店(PANMUNTON, 位于图中三八线和停火线交点处)举行。从此,板门店就成了固定的谈判地点。
在打打谈谈中,扯皮最久的是战俘遣返问题。中方最初主张全部遣返双方战俘;而美国人主张自由遣返,也就是由俘虏自己决定遣返方向。双方僵持不下,一直边打边谈地拖到了1952 年7 月。这时候的北朝鲜,就像腊斯克(David Dean Rusk ,时任国务卿) 说的:“再没什么东西可炸了。”北朝鲜约三分之一的成年男子死亡,人口降到岌岌可危的程度。
7 月14 日,金日成给毛泽东发电报,恳求他接受妥协,结束战争。毛泽东当即给金日成回电拒绝。“不接受敌人( 自愿遣返) 的提议只有一个害处,就是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多死些人。”但也有好处,“锻炼了人民,使他们获得了与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经验。”回电结尾处,毛泽东说他要向斯大林报告。金日成赶忙回电,说毛泽东当然是“正确的”,他自己也决心打到底,只请求再给他些军援。金日成同时主动发电报给斯大林,解释他为什么动摇。
拖到1953 年,斯大林都烦了,2 月28 日,斯大林告诉其他苏共领导人他第二天将采取行动,结束这场由他幕后操纵的战争。就在当天晚上,他突然脑溢血,于3 月5 日去世。
1953 年3 月21 日,以马林科夫为首的苏共新领导人与周恩来开了一夜的会,说他们决定结束朝鲜战争,如毛泽东同意,他们愿卖给中国91 座大型军工企业的设备,这些都是斯大林以前拒绝出售的。但毛泽东仍不松口。
1953 年7 月13 日晚,志愿军第三次打击启动,1000 多门火炮,两个师的卡秋莎火箭炮向敌军猛轰。接着志愿军20 兵团的东、中、西3 个集团同时向金城守敌4 个师25 公里防御正面迅猛突击,1 小时后即全线突破敌人阵地。至14 日晚,金城守敌已全部肃清。
1953 年7 月16 日,克拉克和美第8 集团军司令泰勒赶到金城前线,组织反攻。当日,韩军7 个师和美军1 个师发起反击,主攻志愿军20 兵团东集团黑云岭,白岩石山一线突出阵地。
1953 年7 月17 日,志愿军司令部和20 兵团领导命令东集团除以1 个营继续守461.9 高地有利阵地外,其余部队全部撤到金城以北。中、西集团也做了适当收缩。
1953 年7 月18 日起,联合国军反攻重点转移到志愿军20 兵团中集团所守602.2 高地及巨里室山阵地,激烈的争夺战一直打到7 月27 日。
1953 年7 月24 日,双方谈判代表确定了最后的军事分界线。
1953 年7 月27 日10 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彭德怀、金日成、克拉克分别签了字。协定以1953 年7 月27 日22 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 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这正是1951 年7 月10 日双方第一次谈判时美方的意见。战俘的遣返也基本上是按美方的意见“自由遣返”,21 ,374 名志愿军战俘中有14 ,701 选择不回中国,其中大部分都去了台湾。
“志愿军把美国鬼子从鸭绿江打回三八线”这话不假。可朝鲜战争的起点是三八线,金日成发动“ 祖国解放战争 ”和毛泽东力主“抗美援朝”目的是“解放全朝鲜”,这个目标非但没有实现,北朝鲜的地盘比战前少还了约3867 平方公里,半壁江山成了一片焦土。估计死于这场战争的中国人(志愿军加所有后勤人员)40 万,韩国军民100 万,北朝鲜军民250 万。
2009 年5 月27 日,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发言人表示,“正如向全世界宣布的,我们的革命力量将李明博叛徒集团全面参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扩散倡议,看做对我们的宣战。”并宣称,朝鲜将不再受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约束,朝鲜半岛将很快“重返战争状态”;当年李承晚反对停战协定,拒绝签字。所以,从理论上讲,韩国人也可以不遵守停战协议。如果他们又打起来,中国人还应该像当年那样支持北朝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