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显示在一个博客的首页上,谁写的? Google后找出这首短诗《选择》,作者是汪国真(1956—今):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那结尾的两句分明是在指点迷津:“人哎,别再彷徨、流浪。你要是的鱼呢,就摇尾乞怜地在水里呆着,天上的事儿想都别想;你要是个鸟哇,鹏程万里,还管那些水下的东西怎样?!”也许这并非作者本意,也许他不过是说:“人不可有非分之想。”可我总觉着不大对劲儿。我要是飞鱼呢?我要是海鸟呢?就算飞鱼不该迷恋天空,海鸟痴情海洋可是天经地义,因为它们活命的食物就在那里!老哥我一到这时候就特没诗情,只有逻辑。我不喜欢这首诗的意境,也不赞同它的结语。
我不禁想起唐代僧人元览的偈:“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情怀!怪不得经千年而不衰,演进成今日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它鼓励鱼跃出海面,不必藏头缩尾;它任凭鸟展翅高飞,并不禁止鸟眼向下。
让解除禁锢的“鱼鸟”们,在“海阔天高”的环境中充分“跃飞”。
题外话
别以为我和汪国真有什么过节,我今天(8月29日)才知道他。据说上世纪90年代,他在学生中红得发紫,许多学生在课上传抄他的诗而不顾听讲,有个编辑主任知道后,决定为他出版诗集并一炮打响。当年有个大学生评价汪国真说:“初中崇拜你,高中喜欢你,大一时很少看你,大二以后就不再读你。”我大二以后好几十年了,可当我读过十几首后,竟然还是喜欢上其中两首:
《生命总是美丽的》
不是苦恼太多
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
忧愁时,就写一首诗
快乐时,就唱一支歌
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生命总是美丽的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诗中既脚踏实地又积极向上的精神仍能感动我这颗不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