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 VS 九九【原创】
--读《THE LONG MARCH》札记(3)
1927年8月1日,中共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简称“八一起义”)。后来(1933年6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宣布这一天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如今习惯上称为“八一建军节”;1927年9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在湘南地区发动秋收起义(简称“九九起义”),“九九”就成了秋收起义日。
八一起义被国民党称作“南昌兵变”,说得准确。因为起义军包括:贺龙(军长)的第二十军、叶挺(副军长)的第十一军(部分)和朱德(副军长、南昌市公安局长)的第三军(部分),共计2,0000余人,全是国民革命军现役军人;九九起义被有些文章称为“湖南农民秋收起义”,实属误解。起义军由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以及萍乡、浏阳等地的农民武装组成,共计5,000余人。农民武装既不是主力,也不是多数。
八一起义最先由李立三提出,周恩来同意并立即着手组织。周让张国涛去武汉向瞿秋白主持的临时中央报告:要求动员各地工农力量响应南昌起义;希望得到俄共的武器与财力支援;邀请俄顾问参与其事;计划把起义部队带到粤北潮汕地区建立根据地。
1927年7月26日,临时中央在汉口开常委会,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告诉张国涛:由布哈林署名,经斯大林批准,“禁止俄顾问参加南昌暴动,目前也没有经费供南昌起义使用”。“如果起义无成功希望,最好不要发动”。瞿秋白等在场的中央常委只好同意阻止南昌起义,并让张国涛尽快去南昌把这一意见传达给周恩来等人。周恩来在起义中的秘密身份是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张国焘7月30日才到达南昌,在前敌委员会上向周恩来等人传达了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意见。与会者一下子炸了锅,周恩来干革命后第一次拍了桌子,谭平山甚至激动地要把张国焘拉出去毙了。31日上午继续激烈争论,最后张国焘同意服从多数。原定的起义时间就是当天,不得已推迟到8月1日。
九九起义是中央认可的,毛泽东、彭公达都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会议),会后毛泽东以中共临时中央特派员身份与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一起去长沙,协同筹划武装起义。
八一起义当天,谭平山(中共党员,起义的“一把手”)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名义,在南昌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非现今“民革”的前身),25位委员大多数秘密身份都是中共党员,属于国民党的宋庆龄、何香凝等7人都不在南昌,也未参与其事。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九九起义打中共旗号,起义军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命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八一起义军经4小时激战,占领南昌城,并于8月3日按计划主动撤出,取得了战术性军事胜利,中共临时中央不得不认可;九九起义军事失败,不得已取消长沙暴动计划,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谴责。
八一起义部队到广东三河坝后一分为二。朱德带领二十五师留守。谭平山、贺龙、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带领主力向潮汕地区进发。主力部队在那里遭到致命打击,溃败后谭、贺、周、叶、刘等离开军队,分别逃往香港、上海。主力余部由董朗、颜昌颐率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彭湃的农军会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朱德率二十五师一路苦战,到1928年4月,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时只剩800多人。
八一起义的失败使谭平山被开除中共党籍,李立三、周恩来等都受到党纪处分。张国焘因没能制止起义反而参与其事也受到处分;九九起义失败后,彭公达、毛泽东、易礼容都受到撤职处分。但届时毛泽东已带领起义军余部(估计500多人)上了井冈山。
八一起义的“一把手”谭平山(1886—1956),被开除中共党籍时人在香港。抗战期间谭平山返回国民党,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日本投降后,谭平山反对内战,于1948年在香港重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现今简称“民革”;九九起义的“一把手”彭公达(1903—1928),被贬为湘南特委书记。1928年8月27日,在长沙小吴门外校场坪被国民党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
1954年,当年作为起义指挥部的江西大旅社被开辟为“八一起义纪念馆”;九九起义至今没有统一的纪念馆,文革后铜鼓、修水、文家市各自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1967年(文革第二年)初,有一股左风甚劲,要改“八一”为“九九”,不但封了南昌的八一起义纪念馆,还扬言要砸烂北京军博顶上巨大的八一军徽。疯狂的言行最终为老毛否定才嘎然而止。
1984年,萨利斯巴瑞参观过八一起义纪念馆,他兴致勃勃地记述:“1927年7月的最后一周悄悄地住进了南昌的江西大旅社二十五号房间。没人知道周恩来登记时用的化名是什么。”不过按中共官方记述,周恩来当时是住到朱德家。也许二十五号房事先包下,起义后周恩来才搬进去。这个细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无关紧要。
由于九九起义的资料比较少,萨利斯巴瑞的记述就远没有那么详细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