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把网址公布在这里,只为说明出处,你现在已经无法核对,这些网页已经被删掉了。只要国际奥委会认定何可欣的年龄造假,那枚团体金牌也会被取消。我不愿看到这种事发生,我也不会把这些东西寄给国际奥委会。寄给各位看,只为揭露谎言,反对腐败。
那6个兴高采烈的孩子为国尽了力,即使她们扯了谎,甚至今后铁嘴钢牙不改口,我都会原谅她们。
卐(姑且读“万”)字旋转45度 就成了纳粹的标志。纳粹是Nazi的音译,取自 德文Nazional- soc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的头4个 字母,全名翻译过来就是“德意志国家社会主义劳动党”。 听起来还真不错,你想,社会主义自然是反资本主义了,劳动党自然是反剥削喽,这不是解放劳苦大众嘛!如今,在人类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谁还在乎纳 粹的字面意义,这个词在我们心目中早就和希特勒联系在一起了。因此,古老的符号“卐”在近代也就成了罪恶的标志。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有时也画成“卍”(姑且读“日”)。最早的考古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印度西北河谷。在古代波斯、埃及、特洛伊、希腊、俄罗斯、北欧以及印第安人的历史上均有发现,当代的主要宗教都使用过这个符号,只不过变形一下就是了。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上图的解释:
霍皮人(HOPI)—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南部印第安村庄居民
基督教(CHRISTAN)—正式名称是新教
马耳他(MALTA)—地中海的岛国
西藏(TIBET)—藏传喇嘛教
斯里兰卡—旧名锡兰
佛教(BUDDHISM)—中国佛教
日本(JAPAN)—神道教
伊斯兰教(ISLAMIC)—在中国又称回教
拉普兰(LAPLAND)—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西北部在北极圈之内
印度教(HINDU)—印度国教
凯尔特人(CELT)—最初分布在中欧,在前罗马帝国时期遍及欧洲西部
巴厘岛(BALI)—属印度尼西亚
阿兹特克族(AZTEC)—墨西哥中部民族的一支
耆那教徒(JAIN)—印度传统宗教之一
希腊正教(GREEK)—属东正教
犹太教(JEWISH)—以色列国教
“卍”符号随佛教传入中国,它的梵文解释读音“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
中国北魏时期的佛经把卍读成“万”,唐代玄奘把它读成“德”,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后来武则天又把它定音为 “万”,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据说也是在唐朝“卐”被定音为“日”,是否也由武则天钦定,我就不得而知了。现如今知道卐读“万”的比较多,我们就随大溜,反武则天之道而行,卐(两个S正交)念“万”,卍(两个Z正交)念“日”,这样也许好记一些。
在印度教中卐代表男神,卍代表女神。其它宗教有的择其一,有的混合使用,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下面是考古发现的卐或卍字图形:
从这几张照片可以看出,卐字符号在欧洲北部流传很广,在奥地利希特勒的家乡附近也有带卐字的墓碑(下左图)。
卐是由S+S交叉而成(见右图)。有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说德文“国家”和“社会主义”两字开头都是S。这是种误解,德文“国家”(Nazional)开头字母是N。SS是党卫军(Schutzstaffel)的简称,不过SS并不代表德文党卫军中的两个字母S,而代表两道闪电。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于1932年设计,在北欧神话中闪电代表胜利。党卫军成立于1925年4月,但1920年夏季,卐已经是通用的纳粹官方标志了。
25年后,卐成为德国人战败和羞耻的标志。此前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标志像卐一样,被普遍接受为罪恶的符号。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纳粹所使用的卐字符号出于弗里德里希˙克劳恩博士的设计。
克劳恩是个牙医,纳粹党徒,来自斯坦贝尔。他在本地区党团成立大会上提出了这样的设计:红色背景,白圆衬托出黑色的十字符号。克劳恩的设计很接近希特勒自己的设想,希特勒仅改动了一处---弯腿的十字(也就是卐)嵌入一个白色的圆中。克劳恩知道佛教的卍象征好运和幸福,提议用卍。纳粹的主要领导人都同意克劳恩的提议,但希特勒坚持采用卐。
最初卐字旗并没有定规格,1923年1月在慕尼黑召开纳粹队的时候,各地的旗帜五花八门(上左图),而为希特勒所选定的样式,就像上右图彩色照片显示的那样。注意,那时的卐还没有转45度。那次会后并没有硬性规定什么标准。
1932年10月2日希特勒出席一次纳粹在波茨坦的集会,他身后的大国旗上卐已经转了45度(左图),可白色部分是个正方形而不是圆形。到底什么时候那个白色部分统一成圆形的呢?我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纳粹标志日趋成熟,离希特勒垮台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包括德国人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把纳粹标志视为罪恶的象征,不管是卐还是卍。试图在当代重新恢复这两个古老符号本意的努力,难以被人接受。
张雍 完稿于2009年12月3日
注:文中的图片除了“打幡”的那张彩图以外,均取自《The Swastika and the Nazis》一书。作者是Servando González。
金米是英戈•波特里库斯(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彼得•拜尔(德国弗莱堡大学)的合作课题。该项目始于1992年,实验在温室中进行。2000年,他们的论文在美国《科学》期刊发表时,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简单地说,就是在水稻的4万多个基因中加入了psy(番茄红素合成酶)和crt1(欧文氏菌的一个基因片段),使这种水稻在光合作用下自然产生β-胡萝卜素并聚集在籽粒中。他们得到每克籽粒含1.6微克β-胡萝卜素的结果,这种转基因水稻被命名为“金米1号”。β-胡萝卜素可以按人体需要在肠道内部分或全部转化成维生素A(Va),因而不会发生Va中毒。这预示着金米可以作为强化食品供患Va缺乏症(VAD)的患者食用。
接下来的实验更令人鼓舞。2004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业中心利用这一技术转基因到菲律宾、台湾和美国的三个水稻品种上,并首次进行田间实验。结果,β-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了4倍;2005年,瑞士Syngenta生物技术公司一个研究小组培育出“金米2号”, β-胡萝卜素含量比金米1号高23倍,达到每克籽粒含27微克β-胡萝卜素;2005年6月,彼得•拜尔得到了“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以进一步提高金米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铁、锌的生物利用度,并通过转基因改善金米的蛋白质品质。
“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就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他的夫人梅林达•盖茨共同建立的基金会,他们推动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救助患VAD的儿童。当今,东亚、南亚和非洲的118个国家中,有1亿2千4百万人患VAD。每年有2百万人死于VAD,50万人致盲,数以百万计的人患“干眼病”, 儿童和孕妇的风险最高。许多VAD高发地区的人以米为主食,为他们提供金米以补充Va,每人每天只要吃75克金米就能得到足够的Va,显然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
考虑到VAD患者大都在贫穷地区,为了尽快推广金米,两位首创者同意,向种植金米年获利不超过10万美元的农民发放免交知识产权费用的许可证,被美国《时代》周刊赞誉为“人道主义许可证”。
尽管金米的开发完全出于人道,但还是遭到了环境和反全球化人士的激烈反对。绿色和平组织激烈到反对一切转基因生物体,并认为金米就像特洛伊木马,只要容忍了它就会造成转基因生物泛滥成灾。有些人甚至说:“凡不是出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必将祸害人类。”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营养不良问题的专家弗朗切斯科•布兰卡认为,给现有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补贴,强化推广,更有希望解决VAD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