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岂止四大 中华年哪有五千【原创】
1898年8月,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1873—1929)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庇护,逃往东京。一年后,在伊藤博文资助下,梁启超化名柏原文太郎(Kashiwabara Buntaro)逃到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那天是1899年除夕。
1900年1月30日午夜,梁启超心潮起伏,作了一首长诗《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其中说,“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他自己注释:“1.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2.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四大文明古国”由此而来。
不过,到老哥我上初中那会儿,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小亚细亚是日本叫法,翻译自英语“Asia
Minor”。那是一块高地,被夹在黑海和地中海间,如今根据当地叫法翻译成“安那托利亚”,属于土耳其。安那托利亚地形褶皱、粗糙,气候半干旱,古时人烟稀少,也就是个东西方文明交汇处,算不上古文明发祥地。在安那托利亚东南方,有个“美索不达米亚”被史学界公认为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是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间的一片平原,现在伊拉克境内。古代巴比伦曾在此地建立王朝。
四大文明古国以中国为首,这说法在中国颇受青睐。出了中国,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首先,“文明古国”称谓就不妥,那几处地方产生古文明时都还没形成国家。英文称“Cradl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就是“古文明摇篮”或“古文明发祥地”。
再者,人类古文明发祥地也不止四个。主流说法是五个: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华。美索不达米亚是希腊语译音,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地域”。由此,又有一种同义表达: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爱琴海文明、黄河文明(或商文明)。省得“美”而不解其意,“古”今界限不清。
有学者认为还应包括玛雅和印加。玛雅文字出现在300 BC,印加根本就没有文字。玛雅王国在中美洲(今墨西哥境内),印加帝国在南美洲(今秘鲁境内),与欧亚文明隔着大洋,与人类现代文明没甚干系。我看还是等未来哪天能攒足过硬资料再说吧!
中华排在五大古文明发源地末尾并非洋人欺负咱们。以文字出现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有下述排列:苏美尔楔形文字(4000 BC);古埃及象形文字(3150 BC);古印度河文字(2600 BC);古希腊线性文字(2000 BC);中华甲骨文(1300 BC)。苏美尔人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也是一种象形方块字,“写”在泥板上,有2000多单字,早已全部解读。中华甲骨文有4500多单字,至今只解读了1/3,不知现今学者里还有几人在甘坐冷板凳解读那2/3?
按甲骨文出现计算,中华文明只有3300余年。按历史计算,至今(2015年)顶多4085年,这还是从夏禹算起。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年5月16日启动,2000年9月15日验收)推测夏禹初年约为2070 BC。古籍记载夏禹始见于《尚书.夏书》。《尚书》陆续写于东周时期,也就是夏禹后约1300-1800年间。从夏禹到夏桀至今未被考古证实,仍属于上古传说。中华古代史起点还是商汤,早先断代到1700 BC,如今结论为1600 BC,往回缩了100年。所以,说中华历史至今3615年比较可靠。要说中华“信史”的起点,仍旧是841 BC(西周共和元年)。
也许有人问:那些考古发现动辄六七千年,甚至上万年,难道不算古文明?据我所知,那属于史前文化。考古发现而无古代典籍可考者以发掘地+文化命名,如:“仰韶文化”、“三星堆文化”等。
那么“中华五千年”从何而来?有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认为:始于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1614-1661)。老卫1643年(明万历41年)来华传教,直到去世。他写过《中国上古史》(Sinicae Historiae
decas Prima)一书,从盘古开天地写到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元年)。以现代眼光,中国上古史在商汤以前,从夏桀倒推至黄帝属于传说,再往前就是神话了。老卫那时候用不着畏首畏尾,也没有条条框框,他自定义中华史从伏羲开始,还把伏羲初年定在2952 BC。洋人诳语加国人虚夸就凑成了“五千年”。
“五千年”尽管背离史实,架不住统治者爱听。有网民统计过,中国当今流行歌曲有103首歌词里出现“五千年”。这就是数十年来历史教育为爱国主义服务结出的硕果。
我想起一件往事。文革中,有一次开全校大会。体育姚老师在台上慷慨激昂:“九千年历史领跑世界,一万年太久之争朝夕……”前言不搭后语一通胡抡。下得台来,语文吴老师就问:“大姚,是五千年历史吧!咋就成了九千?”大姚一笑:“我就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嘿嘿!”毫无愧色。历史段老师在旁边撇了下嘴,没吭声。现在想来,段老师那表情分明是在说:“五千年也是个虚数呀!”只不过在那年头儿他没敢开口。唉,可怜的历史老师,可怜的历史教育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