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圣山公司创业【原创】

如今,“Monsanto”被音译成“孟山都”。三年前,我第一次在一伙网民一片声讨中见此三字,顿觉那是“孟浪山贼都统之地”。我不知深浅,发了个贴,大意是:“别信谣,老美当‘白老鼠’已经10多年;甭担心,今日所食五谷杂粮经数千年杂交、选育,基因早已被改造多次。”这是事实,不愿听也就罢了,深圳一小子竟用下流脏话大爆粗口(此等顽劣基因就欠彻底改造!)。因而,我在本文弃用“孟山都”,以“圣山”代之。
圣山公司第一个产品是糖精,那时属合法食品添加剂。8年后,圣山公司在欧洲设立分部,生产过香兰素、阿司匹林、橡胶加工用化工辅料等。这一分支直到2010年才关闭。
1920年代,圣山公司转入化工原料生产,产品有硫酸、多氯联苯等。1928年,老奎尼退休,攒下1,200万美元资产归儿子Edgar Monsanto Queeny(1897—1968)接班。

就在1960年,圣山公司扩展业务,设立农业分部,当时高管们大概没有想到,这个分部将来能发展成世界种子行业龙头老大,给公司带来数十亿利润。
1968年,圣山公司竟涉足电子行业,率先生产发光二极管。他们设计出7段数码显示器,成为美国光电行业标准。真是令人称奇。
越战期间,圣山公司和其它公司应美军需求,开发、生产了枯叶剂。美军用飞机喷洒后,不但破坏了南越的森林生态,还造成一批受害畸形儿。在受污染地作战的美军士兵也身受其害。尽管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承担这次生态灾害的罪责,圣山公司也不能洗掉这个污点。
是草甘膦除草剂使圣山公司将功折罪,并享誉世界。

草甘膦可以灭除多种杂草和木本植物,而又极易被微生物降解,当年就申请了专利,并以“Roundup(中文名‘农达’)”商品名上市。Roundup既除草又环保,还大幅度降低农田管理成本,迅速从美国走向世界,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圣山公司从此名声大震,世界驰名。
弗兰兹本人因发现草甘膦,于1987年获美国国家技术奖章,1990年获应用化学Perkin奖章,2007年入选美国著名发明家。
2000年,草甘膦专利到期,各农业大国竞相投产,价格更加便宜,应用量也翻倍增长。2007年资料,仅美国草甘膦农用就达86,000吨,工业、商业、政府用6,800吨,家庭用3,600吨。
圣山公司研发转基因作物比研发草甘膦除草剂可困难10倍有余。
1975年,圣山公司农业分部成立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招募了一批生化科技人才。当时的研究分抗草甘膦除草剂和抗病虫两个目标。两课题组同步进行。
第一组科学家从土壤农杆菌变种CP4中分离出抗草甘膦酶基因,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把这个基因转入大豆植株,使之产生抗草甘膦特性。
第二组科学家查阅资料,得知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可产生一种蛋白质,具有杀虫作用。他们设法把Bt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使之能杀死棉铃虫。
说时快,那时慢。上述过程历时7年。又过了5年,种性稳定的植株才从实验室搬到大田试种。试种9年后,1996年,圣山公司的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和抗保铃虫棉花终于被美国政府三部门(农业部、FDA、环保部)准予上市。这两款转基因作物开发期长达21年,从上市到推广种植又用了10年时间。
从1997年到本世纪初,圣山公司每年都有新转基因品种上市,有许多还兼有抗除草剂和抗虫害特性。
不断创新,不断并购,使圣山公司实力迅速壮大,业务涉及农业、医药、化工三大领域。其中农用种子业不但发展最大,而且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为了集中力量于转基因品种研发,圣山公司于1997年组建Solutia公司,分割出化工、化纤业务。
2000年,圣山公司一度改名Pharmacia公司。2002年,消失两年的圣山公司从Pharmacia公司分离出来,专司转基因品种(植物和动物)研发。
新圣山公司当年就上市了高产酒精玉米和高油、高蛋白大豆。2005年,抗除草剂+抗虫害+抗旱三合一玉米种上市。

圣山公司开发的转基因产品都有专利保护期,2011年已经有一款转基因大豆专利到期,2014年将有另一款转基因大豆到期,以后陆续各品种都会到期。技术内核在专利书上都写得一清二楚,从取得专利之日起就已经公开。这就使圣山公司无法达到技术垄断,只能力争技术领先。
如今,圣山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种子+草甘膦除草剂公司,有4,000多不同特性的种子销往150多个国家。而随着抗草甘膦除草剂作物推广普及,又大大增加了对草甘膦除草剂的需求。2011年,圣山公司资产已达198.44亿美元。这业绩明摆着是靠转基因作物显著的经济效益优势,不知为何总有人宁愿相信它是靠行贿、耍阴谋。
回顾110多年圣山公司创业史,没有政策倾斜,不靠政府投资,在平等竞争制度下,抓科技,促生产,获得成功。
转基因的争论远未结束,转基因的应用才刚开始。真理在实践中验证,谬误也会在实践中鉴别。圣山公司将来的路还长。我赞同圣山公司标志所体现的理念—在绿色环保中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