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说起【原创】
小时候,“中国”是一张鸡形地图,我从那上面记住了祖国的山川、河流、地形,还有各省、市、自治区的名称和位置;成人后,“中国”在我心里立体化为那些足迹所至的穷乡僻壤、名山大川。当我离开“中国”的时候,没游历过的地方只剩下西藏、台湾。我逐渐形成一个概念:“中国”既中华民族休养生息之地。待我读了些史书后才知:“中国”并非自古如是。
逆历史长河而上,“中国”一词可追本穷源到公元前1千来年西周时期。想当年,周武王会聚800诸侯,亲率战车300,将士48000,发兵讨纣,杀人无数,血流漂杵。商纣王自焚于鹿台,武王钺断其尸,自此商灭而周立,建都镐京(今西安附近),史称“西周”。武王君临天下,分封诸侯。彼时“国”乃诸侯分封之地,“中国”乃各“国都”通称,“国之中心”是也。西周曾有295个诸侯国,也就有过295个“中国”。
西周末年,周幽王即位,宠幸美女褒姒,生子名伯服。公元前777年,幽王废申后和太子,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为博褒姒一笑,幽王竟昏庸荒诞地3次烽火戏诸侯。到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讨伐他的时候,再燃烽火也无人救驾了。幽王被诛于骊山,年仅24岁。
公元前770年,申、鲁、秦、郑、晋诸侯共拥原太子姬宜臼即位,号周平王,建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列国兼并成32个,“中国”也随之降至32。
东周史记远比西周丰满。勾践卧薪尝胆,荆轲图穷匕见,孔丘游说列国,屈原行吟泽畔,风萧萧,路漫漫,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至公元前256年秦灭了周,始皇帝得天下,只剩下一个“中国”—秦都咸阳。
800年征战,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以今天的眼光,实属内乱;以历史的眼光,不可避免。那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地域名词,意为“中原国”、“中央国”,可没有哪个朝代以“中国”命名。近百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成立,“中国”又可作为它们的简称,使用频度也大大增加。
不过,只要出了“中国”,在外国几乎无人按“Zhong Guo”译音。如今最多的叫法是“China”。与西周同期,古印度梵文发音“Cina”称呼我们祖先的居住地。隋朝和尚翻译佛经的时候译音“支那”(“脂那”、“至那”)。以英文注音,从印度向西,语源顺序大致为:梵文“Cina”→波斯语“Chini” →拉丁语“Sina” →法语“Chine” →英语“China”。至于古代印度人为什么称“Cina”,我个人倾向于“Ci”是“丝”的译音,“Cina”是译音+意译,“丝国”的意思。印度人爱穿丝绸,而丝绸源于我们祖先的发明。在山东泰安附近考古发掘最早的丝绸残片制作于公元前3700年。
其实,“China”的称呼直到19世纪才从西欧流行开来。11世纪前后,很长时期西欧流行的称呼是“Cathay”。后来又认为“China”在江南,“Cathay”在江北。到16世纪欧洲人才弄明白,敢情那是一码事儿!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欧洲大名鼎鼎,公元1275-1292年他随父亲和叔叔在中国呆过17年。回威尼斯后,他口述的游记中没有一句说到“China”。 马可.波罗称中国北方为“Cathay”,南方为“Mengi”。
“Cathay”的语源很清楚,就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契丹”是汉语译音。用英文注音有如下顺序:契丹语“Khitan”→蒙古语“Kitad”→突阙语“Xitay”→哈萨克语“Qitay”→鞑靼语“Qitay”→俄语“Kitay”→乌克兰语“Kytay”→保加利亚语“Kitay”→波兰语“Kitaj”→斯洛文尼亚语“Kitajska”→中古拉丁语“Cataya”→意大利语“Catai”→西班牙语“Catay”→葡萄牙语“Cataio”,法、英、德、荷兰、斯堪迪纳维亚语系均称“Cathay”。
马可.波罗在中国期间正值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当政,契丹为蒙汉两族同化,正在消亡中。称北方为“Cathay”是一种习惯性说法。俄国人和斯拉夫语系人承袭这种习惯性,至今仍称“中国”为“Kitay”。马可.波罗称“中国”南方为“Mengi”是“蛮子”的译音,这个说法在欧洲没能取代“China”。我问过一位老挝华侨,如何用老挝语称呼“中国”,他发音“Menggin”,并说泰国人也这么叫。这个发音和“Mengi”很相近,但他说那意思不是“蛮子”,“Meng”意为“国”,“gin”指华人。
在外国人里,朝鲜人(+韩国人)和越南人是特例。他们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对“中国”一词,他们发音几乎就是“Zhong Guo”。
到了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中央国”的含义。天不圆,地不方,我们也没在诸国中央。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应该是“中庸之国”、“中兴之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摈弃非敌既友的思想方法,调整左摇右摆的蹒跚步履,走民富国强的正道。